【第三屆全英語青年領袖研習營】全球原住民的連結:回顧與前瞻
李康寧科長討論了原住民外交的重要性和體育在團結人民中的作用,強調了台灣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可以促進合作和文化交流及原住民族的歷史與多樣性,他還提到南島語系是全球最大的語言系統,台灣是南島民族的故鄉。
2025/01/10
李康寧科長討論了原住民外交的重要性和體育在團結人民中的作用,強調了台灣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可以促進合作和文化交流及原住民族的歷史與多樣性,他還提到南島語系是全球最大的語言系統,台灣是南島民族的故鄉。
2025/01/10
課程將透過飛機維修專家的視角,帶領學員了解桃園如何利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技術優勢,成為國際航空產業的核心之一。除了回顧桃園的歷史背景,本課程也將著眼於未來規劃,呈現桃園航空城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發展,並揭示這座城市如何在全球航空業務中佔據重要地位。
2025/01/09
馬振坤教授討論了中國軍事能力增強對台灣的威脅,強調中國主要利用心理戰和認知操控來削弱台灣的士氣和防禦。台灣需專注於國際支持,維護主權,並為潛在軍事衝突做好準備,重視心理韌性和戰略防禦。
2025/01/03
透過水利工程師、在地居民和文化工作者的視角,課程將帶領我們了解綠川的歷史演變、整治中的技術創新及其對台中市文化和居民生活的深遠影響。最終,我們將從當地居民的角度,探索綠川如何重新塑造城市生活,並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2025/01/02
吳瑞國董事長強調,民主應該視為生活方式而非僅是政治工具。他指出,在民主過渡期間,政府面臨來自國際組織和基層運動的雙重壓力,這使政策制定變得挑戰重重。近期,外交在解決衝突中的角色受到質疑,軍事解決方案比和平談判更受青睞,引發了對現行外交努力效果的擔憂。
2024/12/27
高碩泰大使討論了雙橡園的歷史重要性,以及它在美台關係中的角色,同時也強調,台美關係雖然缺乏正式的外交聯繫,但仍以共同的價值觀和戰略利益為特徵,在北京的積極行動等挑戰下,這一夥伴關係依然至關重要。
2024/12/20
劉經巖總領事概述了一名外交官的職業歷程,強調了四個關鍵方面:執行、指導、激勵和創新,強調了外交官的角色在促進和保護本國利益、以及促進國際關係方面至關重要。劉總領事也分享了在俄羅斯和紐約任職的個人經驗,並著重介紹了台灣的國際參與。
2024/12/13
高碩泰大使討論了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對全球局勢,包括台灣的重要性,強調選舉人票系統、搖擺州及美中關係對結果的影響。他指出目前的黨派分裂可能導致政府經常關閉,並強調無論結果如何,台灣需與美國建立穩健關係。
2024/12/06
林永樂大使討論了歐盟當前面臨的挑戰,包括政治向右轉、移民問題及與台灣的關係,強調了台灣作為貿易夥伴的重要性以及歐盟作為台灣最大外國投資者的地位,他也強調了台灣與歐盟在高科技領域深化經濟聯繫與合作的潛力。
2024/11/29
吳榮泉大使討論了台灣在國際發展合作中的角色,指出美國、世界銀行和IMF等外部支持對台灣經濟轉型至關重要,以及台灣從接受援助到成為貢獻者的歷程。他還強調了外交關係、技術支援和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的重要性,並提到這些國家面臨的基礎設施和安全挑戰通常需通過外交和發展援助解決。
2024/11/22
張惠娟處長討論了國家發展委員會在協調台灣跨部門工作中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如2050淨零排放目標。國發會負責項目監督、進展追蹤和國際合作。她指出,提升專業人士的英語能力,尤其是在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對吸引跨國公司和改善溝通至關重要,有助於支持台灣的經濟增長和全球影響力。
2024/11/15
石牧民執行長討論了台灣獨特的文化身份和軟實力,重點介紹了台南的孔廟。他強調台灣的孔廟因其歷史背景和獨特的建築風格而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反映了中國文化和荷蘭殖民影響在台灣的融合。石執行長還強調了講故事在保存和推廣文化遺產中的作用。
2024/11/08
田弘茂院長強調了學習英語對個人和專業成長的重要性,並強調了英語作為全球溝通關鍵的工具。田院長鼓勵參與者積極參與英語環境中,他強調因為熟練掌握英語可以提升國際關係、科技和商業等各個領域的機會。
2024/11/01
在本課程中,我們將學習廉價造假和深度偽造/人工智慧生成圖像之間的差異。首先,我們會使用圖像反轉和Google地圖作為工具,來搜尋原始照片或是了解事件的脈絡。與這些真實資訊相比,我們可以查證那些經過修改的照片和斷章取義的影片。接著我們將了解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和深度偽造的趨勢。我們也將學習使用開源工具,以及破解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和深度偽造的技巧。這堂課程的目標不僅是學習查證影片/影像的實用工具和技能,還會培養學員的媒體素養以及查證的SOP。
2024/08/09
這堂課程將介紹輿情分析中的立場檢測和情緒分析方法。除了透過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了解這些方法可能遇到的挑戰,本課程還會介紹Google Sheets做為延伸,並且指導學員使用此方法來識別大型語言模型的輿論立場。本課程將提供實作範例和步驟教學,讓學員體驗此類工具的功能和實用性。此外,本課程還會呈現中文立場檢測的案例研究,讓學員學習跨語言的立場檢測能力,以及提供他們在國際傳播研究中克服語言障礙的機會。
2024/08/02
在這堂課中,我們將與大家分享什麼是國際廣播,講師將用一些個人經驗與我們的學習者分享。這樣學員就會了解廣播的歷史、冷戰前後的廣播變化,以及廣播領域最新的發展等基本概念。除了影片內容,完成課程後還會有一些題目讓學員進行測驗。
2024/07/26
歡迎來到華語世界的非虛構報導領域。在本課程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非虛構報導的本質,揭示其在塑造公共論述和理解社會敘事方面的關鍵作用。透過探索各種報告模型及其在不同背景下的適用性,學員將獲得重要的知識,製作能引起受眾共鳴的內容。
此外,我們將提升學員選擇報導主題的技能,這些主題不僅能引起人們的關注,還能凸顯華語社群中的重要問題。在本課程結束時,學員將提高自身對於故事的識別力,並將其製作成有洞察力的新聞內容。一起探索非虛構報導在華語世界和全球範圍內的力量,為自己配備工具和知識,以信心和技巧理解當代新聞產業的複雜性。
2024/07/19
本課程包含對青年政治的一般性介紹,以及全球性和地區性調查。課程主要關注的是台灣戰後學生運動的演變,以及這股力量如何幫助這個島國實現民主化。本講座旨在幫助學生熟悉台灣和其他地方學生運動的起源、動態和結果。
2024/06/14
這門課程著重於探討當前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探索中國社會的集體不滿和抵抗,以及中國政府應對這些挑戰所採取的策略。
這門課程旨在幫助學生了解專制體制可能面臨的社會挑戰,以及專制政權可以採取的策略來維護社會穩定。換句話說,專制體制可能存在弱點,但也可能展現一定程度的韌性。通過這門課程,學生預計能夠初步了解專制統治的邏輯。
2024/06/07
本門課程幫助學生了解習近平為中國政治經濟帶來的各種變革。課程強調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時期奠定的制度基礎,以及這些制度基礎如何被習近平逐步瓦解。本課程不只聚焦於中國國內政治的制度變遷,也討論了習近平的政策與其變遷如何對國際產生影響。
2024/05/31
這是一門簡要討論自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國發生了什麼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如何導致美國對華政策由「接觸」轉向「競爭」的入門課程。
課程首先介紹何為習近平的第三次革命,以及毛澤東的第一次革命和鄧小平的第二次革命,然後解釋為什麼習近平發起了這場革命。接著解釋這種變化如何與美國的「接觸政策」的假設相衝突。然後分別討論川普和拜登政府如何應對這種衝突。
最後,我們將討論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是否會演變成新的冷戰。
2024/05/24
一起探索高雄帝冠車站搬遷!了解這個別具歷史意義的火車站如何透過現代技術移動,以及它結合高雄新站成為新交通樞紐後帶來的影響。
2024/05/17
本集中,Leo豪哥將帶領觀眾從海上欣賞台灣北部迷人的海岸風光。磺港漁港是「魚路古道」的起點,Leo還將深入了解當地的蹦火仔傳統,展示蹦火仔的奧妙,體驗北海岸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同啟程,迎向這場難忘的冒險之旅吧!
2024/05/10
本集中,Leo 豪哥介紹高雄港自清朝以來,一直是台灣的重要港口。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這個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你是否知道在高雄番茄搭配薑、醬油的獨特風味?跟著 Leo 一同前來高雄,一探其中的奧秘。
2024/05/03
本課程首先探討品牌塑造的原則,然後將台灣作為國家品牌塑造的典型案例進行重點研究。在本課程中,學員將探索國家品牌建立的複雜動態,並且透過台灣的經驗來說明適用於世界各國的更廣泛概念。
在本課程中,學員將深入了解國家品牌建立的基本原理。具體而言,學員將透過探索各國在全球舞台上提高知名度、吸引投資和促進外交關係的策略,全面了解國家品牌建立的多面性。
雖然台灣是課程分析的焦點,但我們的討論將超越其國界,涵蓋國家品牌建立的普遍原則和策略。無論學習者是對外交、行銷或是國際關係感興趣,此堂課程都將從細微處透視傳播策略在塑造國家認同和觀念等方面的作用。
2024/04/30
本集中,Leo 豪哥從台南將軍漁港啟程,前往高雄旗津漁港,航程約需耗時四小時。就讓我們跟著 Leo 沿途欣賞美麗的風景,從海上一同探索高雄吧!
2024/04/26
本課程深入探討媒體轉型、平台化之間的動態互動,以及它們在全球傳播領域對文化認同的影響。 本課程是專門為了渴望了解當代媒體複雜性的學生和專業人士所設計,必且以批判性的視角探討數位科技和平台的興起,是如何重塑我們溝通、感知和接觸媒體的方式。
2024/04/23
本集中,Leo豪哥介紹了一種特有的海鮮:火燒蝦,來自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的美食愛好者都對它讚不絕口,更提到每600克的火燒蝦要價新台幣1,600元。究竟是何種獨特的風味,讓火燒蝦可以要價不菲呢?就跟隨 Leo 的腳步一同在青山漁港探索和揭曉秘密吧!
2024/04/19
這堂課是本系列第二堂課程,為了讓學員深入了解專制國家與民主國家的媒體狀況,並探索國際傳播的理論基礎,我們將深入探討媒體理論如何解釋新聞機構、社群媒體和國家媒體在歷史上以及當前所扮演的角色。此外,我們也將仔細研究上述概念與全球化、特定政治體制和國際媒體之間的互動關係。在課程結束時,您將深刻地理解這些不斷演變的概念,以及其對當今媒體格局的重大影響。2023年9月18日,我們的三位主講人Thompson Chau、Chris Buckley和Phil Smith以演講的形式呈現了此堂課程。三位主講人將就政治與公民社會如何在新聞領域互動,以及記者在專制國家可能遇到的挑戰或風險等議題發表看法並進行討論。最後,他們也將評論台灣媒體環境的現狀,以及媒體工作者可以採取的改進措施。
2024/04/16
本集中,Leo豪哥的「快樂漁夫號」執照終於獲准了。啟程的第一站是臺南的將軍漁港。透過當地漁民的熱心協助,他成功在港內停泊船隻。Leo也介紹將軍漁港曾是一級漁港以及演變漁港的歷史。而Leo第一站選擇台南的原因就是因為台南的特色小吃以及美食。
2024/04/12
這堂課是本系列課程的第一堂課程,向學員介紹國際傳播和台灣的最新議題。這堂課程將使學員對國際傳播有基本的了解,包括國際傳播的定義、歷史和當前國際傳播的主要議題。 然後,我們將深入探討有關數位科技和全球資訊流動的專題,包括公民新聞和錯假資訊,以及台灣的社會反應。課程結束時,學員將對這些不斷演變的概念和國際傳播的最新發展以及台灣的重要問題獲得深刻的理解。
2024/04/09
本集中,Leo 豪哥介紹嘉義布袋漁港周邊有約兩至三千床的牡蠣養殖區。Leo 將帶領觀眾揭開那些牡蠣養殖區下的秘密。同時,他將深入探索歷史悠久的布袋漁港。然而,當Leo停泊船隻時,卻發生了一些可怕的事情……
2024/04/05
本集中,Leo豪哥介紹基隆富基漁港是台灣主要蟹產區,捕捉的螃蟹供應台灣大多數需求。該港約有七成的漁船以捕撈螃蟹為主要業務。Leo也順道拜訪了北海岸漁村裡一位高齡九十歲的漁夫,他向Leo分享講述了他在這片水域中的生活經歷以及所見所聞。
2024/03/29
本集中,Leo豪哥介紹台灣最盛大的中元祭之一就在基隆,距今已有 168 年的歷史了。當地居民除了舉辦盛大的遊行外,還會點亮紙房子、水燈並放流至大海。農曆七月十五日,還會有一場隆重的祭祀儀式。Leo 全程參與了祭祀活動,對於這個傳統祭典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2024/03/22
本集中,Leo 豪哥介紹基隆在四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就已成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這裡有法國公墓,安葬在清法戰爭中陣亡的士兵,以及西班牙人建造的諸聖教堂遺址。Leo 在這集中帶著兒子們前來探索這座古老的城市。
2024/03/15
本集中,Leo 豪哥介紹到三貂角位於台灣的最東端,馬崗漁港就座落於此。馬崗漁港早期曾以養殖鮑魚而大為出名,但近年來以其石屋特色而聞名。在這裡,時間彷彿停滯,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漁村!
2024/03/08
本集中,Leo 豪哥駕駛「快樂漁夫號」從澎湖前往嘉義布袋漁港。這趟為時三小時的航程,因為大雨滂沱,能見度極差,讓 Leo 感到緊張不安。當他接近布袋漁港時,周遭的牡蠣棚架陷阱,讓他心生疑慮,感覺事態似乎不妙。
2024/03/01
本集節目要介紹捕蝦籠的製作過程並了解其使用限制,以及美國肯塔基湖的養殖場如何運用從河裡捕撈的貽貝來人工養殖珍珠,經過八到十年時間就能採收。
2024/02/23
本級分別與大家介紹發電船、毒品檢測包是如何做的。
2024/02/16
本集分別與大家介紹鋼刀具鍛造、河馬滾筒製作以及真菌板家具生產。
2024/02/07
本集分別與大家介紹車輛天氣測試中心與動力飛行傘。
2024/02/02
本集分別與大家介紹海灘機場營運與 4K 相機鏡頭製作。
2024/01/26
本集分別與大家介紹原子比製造及水動划船機的奧妙。
2024/01/19
本影集從兩個主題切入,分別與大家介紹地鐵招牌及美國軍隊即時披薩製作的秘密。
2024/01/05
本集節目要介紹製作熱門帕瑪火腿的古羅馬技術以及英國如何利用現代化工廠來製作延續三百年食譜的傳統聖誕布丁。
2023/12/25
本集節目要介紹棒球手套以及撐竿的製作過程。棒球手套能讓球員接住時速160公里的棒球,製作過程一點也不能馬虎。而一場撐竿跳比賽除了運動員的素質外,撐竿材質也是讓高度紀錄一舉突破五米的關鍵,因此節目將帶我們一探其製造過程。
2023/12/18
本集節目要介紹普通的番茄如何製成番茄乾以及製作甜菜糖所要經歷的程序有哪些。
2023/12/11
本集節目要介紹兩項利用橡膠所製成的產品:輪胎、氣球,雖然都是相同的原料,但是結果一個堅硬、一個有彈性,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2023/12/04
動物的毛髮竟然大有用處,除了常見的羊毛、鵝毛外,本集節目要介紹兩個特殊動物毛髮所製成的產品:馬毛床墊、鴕鳥毛毛撢。
2023/11/28
在這集影片中,你會看到亞太燃料電池公司開發燃料電池機車,是臺灣唯一把氫氣當燃料的公司。大型電池只有供應純氫氣才會運作,這些電池將氫氧化學反應的能量,轉化為電力。
2023/11/24
本集節目要介紹兩項利用磁鐵旋轉產生磁場發電的產品:風力發電機、電動賽車。
2023/11/20
在這集影片中,會認識到兩個台灣企業的小巧思—咖啡紗以及鹽巴,了解他們如何將人們認為微不足道的物質結合科技,研發出全新、環保又對人體有益的產品。
2023/11/17
本集節目要介紹兩項傳統工藝製品:德國短皮褲以及英國切斯特菲爾德沙發。讓我們來看德國最後一間傳統製革廠,如何製作出手工德國短皮褲。接著再來一窺切斯特菲爾德沙發背後的歷史,看工人們如何手工製作此款高價沙發。在學習英文的同時,透過 Discovery 紀錄片帶您了解尋常物品與技術背後的秘密。
2023/11/13
由2019 年亞洲生技大會做故事的開端,28 個國家的生物醫學創新者將聚集在台灣,讓我們與這些生物醫學工程師和他們的患者一起探索這些創新是如何改善台灣與全世界的健康生活。
2023/11/10
本集節目要介紹野生蘆葦如何被製成價值昂貴的草蓆及籃子,以及南非的烤肉用木炭,如何運用歐洲與非洲科技,製作出現代烤肉大量需要的木炭,讓原本伐木業丟棄無用的木材,搖身一變成為賺錢的工具,甚至生產木炭剩下的邊料,也能製成煤球,物盡其用。
2023/11/06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在尋找延長生命和改善生活品質的新方法。我們的壽命更長,但我們生活得更好嗎?在充滿活力的生物醫學工程行業中,亞洲的一個島國表現優於其他島國。台灣,全球聞名的科技島,透過國際合作和台灣創新來應對這些人類的挑戰。Discovery 即將探索內幕,了解台灣如何在創建生化醫學工程領域進步與卓越,這些國際的合作是如何的成功,並讓我們了解這些真實人物背後的故事。
2023/11/03
本集節目要介紹舊時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維京戰士們熱愛的蜜酒,如何重新搶佔現代飲料市場,以及日本的蕎麥麵與其他麵食的差異,和如何利用日本豐富製麵技術經驗,製作出符合傳統的日本麵食。
2023/10/30
台灣有24%的土地用於農業,因為農業是台灣的主要產業之一。它有助於供應糧食,農村發展和台灣土地保育。在這個創新農業的新時代台灣如何鼓勵年輕人才回歸和從事農業工作,但同時增加糧食自給自足,擴大農業產出和創造就業機會?糧食與農業是立國之本,我們要如何在全球對糧食需求升高的同時又降低成本以便生產更多糧食,但同時又保育地球生態?
2023/10/27
全球人口到 2050 年將逼近百億大關,如何為所有人類提供基本需求,同時保護地球,將是未來的最大課題;這個世界此刻需要的是能提出永續創新方案的科學家,而人口密集、資源稀少的台灣,以卓越的製造和科技能力而聞名,在綠能科技的研發路上不斷創新。例如一家台灣的玻璃公司利用液晶顯示器玻璃製成高性能的節能磚建材,用於三鶯部落自建住宅,不只提供建築營建新選項外,也為廢棄物處理、環境保育盡上一份心力。
2023/10/20
全球人口到 2050 年將逼近百億大關,如何為所有人類提供基本需求,同時保護地球,將是未來的最大課題;這個世界此刻需要的是能提出永續創新方案的科學家,而人口密集、資源稀少的台灣,以卓越的製造和科技能力而聞名,在綠能科技的研發路上不斷創新,例如工研院研發的高速充放鋁電池已經進入試量產,技術獨步全球,希望鋁電池的技術突破能加速台灣邁向使用再生能源的願景。
2023/10/13
台灣有24%的土地用於農業,因為農業是台灣的主要產業之一。它有助於供應糧食,農村發展和台灣土地保育。在這個創新農業的新時代台灣如何鼓勵年輕人才回歸和從事農業工作,但同時增加糧食自給自足,擴大農業產出和創造就業機會?糧食與農業是立國之本,我們要如何在全球對糧食需求升高的同時又降低成本以便生產更多糧食,但同時又保育地球生態?
2023/10/05
台灣有24%的土地用於農業,因為農業是台灣的主要產業之一。它有助於供應糧食,農村發展和台灣土地保育。在這個創新農業的新時代台灣如何鼓勵年輕人才回歸和從事農業工作,但同時增加糧食自給自足,擴大農業產出和創造就業機會?糧食與農業是立國之本,我們要如何在全球對糧食需求升高的同時又降低成本以便生產更多糧食,但同時又保育地球生態?
2023/09/29
本集中,Leo 豪哥接受了當地船長的船隻駕駛培訓,就在慶祝他的新船 “快樂漁夫號” 下水的第二天。他還參觀了竹灣漁港的當地水產養殖。晚上,Leo 豪哥獻出了他的處女航行,用他的漁船帶大家去觀賞澎湖花火節的煙火以及無人機表演!
2023/09/22
本集中提到了,Leo 豪哥跑遍全台灣,終於在澎湖買到漁船,訂於 5月11日吉時舉行傳統下水典禮,當天他準備了 600 斤麻糬和炸棗,分享給大家,他的外國朋友和當地鄉親一起搶麻糬,體驗了難得的台灣漁村文化。
2023/09/15
本集中,Leo 豪哥去了屏東東港的藍鰭鮪魚拍賣會。他學會瞭如何辨別藍鰭鮪魚的品質並確定其價值。三哥的藍鰭鮪魚到底值多少錢呢?此外,Leo 豪哥還會學習如何將巨大的藍鰭鮪魚變成一道精緻的生魚片。
2023/09/08
本集中,提到了每條黑鮪魚都有自己的 ID 號碼 ! 如果黑鮪魚沒有正確的 ID 號碼,漁民最高可被罰款新台幣 400 萬元!Leo 豪哥來到了台灣最大的黑鮪魚產地-東港。從早上 5 點開始,他就幫忙從船上搬魚至拍賣場。好奇藍鰭鮪魚還有什麼秘密嗎?那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23/09/01
Leo 豪哥帶著孩子來澎湖買漁船。巧合的是,他們在外垵漁港遇到了慶祝元宵節的活動!在 Leo 豪哥朋友的幫助下,他看了三艘不同的漁船。然而,全新的漁船造價昂貴,而便宜的漁船卻破爛不堪,這對 Leo 豪哥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究竟,他最終會買到夢想中的漁船嗎?
2023/08/30
本集中,Leo 豪哥特意早起一睹朝日溫泉的全貌。他看日出、泡溫泉,並用火山泉水煮雞蛋,Leo豪哥玩得很開心。之後他拜訪了第一批在綠島定居的漢族家庭之一:田家。Leo 豪哥在田家了解綠島捕魚文化的歷史,並親眼見到一種即將失傳的傳統鰹魚燒烤工藝。
2023/08/30
本集中, Leo 豪哥還在綠島,他的夢想是成功捕捉到黃鰭鮪魚。他凌晨 3 點就起床,出海捉飛魚,並用他捕獲的飛魚作為黃鰭鮪魚的誘餌。經過激烈的搏鬥,Leo 豪哥終於在船員的幫助下抓到了黃鰭鮪魚,嚐到了最新鮮的生魚片。
2023/08/30
在本集中, Leo 豪哥帶著大家前往有「太平洋上的珍珠」美名的綠島探險。因為過於期待, Leo 豪哥前一晚甚至興奮到睡不著!跟著他一起踏上這趟旅行,認識綠島的地理知識並一起等待美麗的紅條魚上鉤!除了釣魚以外,Leo 還帶著大家潛入在這個被列為世界百大潛水點的蔚藍世界,看世界上最老的活珊瑚、看海龜游泳、看五彩繽紛的各種魚類!晚上回家就是享受紅條魚大餐的時候了!享用細緻新鮮的魚肉,讓一天的努力都值得了!
2023/08/30
本集中, Leo 豪哥 帶著我們搭著動力漁筏出海捕撈鰻魚寶寶。可惜的是,即便 Leo 和漁民們在夜色中努力很多個小時,還是只有抓到價值台幣一千元的鰻苗,可能連船隻的油錢都不夠。接者, Leo 豪哥帶著我們前往屏東的東港參觀全台最大的鰻魚養殖場之一,並認識鰻魚寶寶們怎麼被分門別類,送上不同的「娃娃車」前往全台各地長大。在看見漁民們從凌晨 4 點工作到中午, Leo 才發覺到一碗鰻魚飯背後漫長且辛苦的歷程。最後, Leo 豪哥帶我們回到他台北的家,示範如何用德國傳統的料理方式「先醃製再煙燻數小時」來製作鰻魚料理。開動啦!
2023/08/30
本集中,介紹了日本幼鰻的合法捕撈時間,是每年 11 月至 2 月。每到捕撈季節,台灣周圍的熱帶水域就會充滿捕撈幼鰻漁民。我們將帶您前往台灣鰻魚魚苗捕獲量最大的所在地:宜蘭的蘭陽溪口。捕撈幼鰻是一門利潤豐厚的生意。一條幼鰻的身價在 60 至 200 新台幣之間,享有「天賜的年終獎金」之稱。鰻魚寶寶之所以值錢,是因為目前鰻魚還不能透過人工的方式養殖。捕捉鰻魚魚苗的時間必須是夜間,天氣冷的話更好。Leo 豪哥跟著漁夫入海捕鰻時,整個人半浸在水中。當海浪越來越大,大家齊心協力將漁網拖入黑暗的冬日海水中。最終 Leo 豪哥的努力有了回報,他終於摸到微小而神秘、有著透明身軀的鰻魚寶寶。
2023/08/30
本集中,Leo 豪哥前往台灣北部最大的漁港八斗子漁港夜間捕撈白帶魚。漁船需要夜間進行投餌,因此他們在午夜離港前往龜山島水域進行 5 小時的航程。Leo 豪哥在狂風暴雨與激烈的海流中,體驗到漁民在捕撈美味白帶魚時遭遇的艱難。漁民採用人工捕撈的方式捕捉得來不易的白帶魚。他們以秋刀魚為誘餌,一次一個餌,將其投放入 90 米深的海中,這是一種需要耐心和精確度的捕撈方式。等待白帶魚上鉤期間,Leo 豪哥吐了兩次。漁民徹夜工作的決心讓他深受感動。
2023/08/30
在第1集的節目中,豪哥踏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買了一艘屬於自己的漁船!他來到台灣北海岸的漁港,首先在正濱漁港品嘗了在地的白底蟹和淺戳,接著在崁仔頂魚市購買了新鮮的漁貨。最後,終於在八斗子漁港買到了他夢想中的漁船。
2023/08/30